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创性贡献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11-19    浏览次数:

2024-11-14来源:《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5期作者:黄建军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原则遵循的总称。世界观侧重对“世界是什么”“世界从哪来”“世界与人是什么关系”的总的回答,方法论则侧重对“怎么办”“如何行”“何以更行”的总的解答,两者相互联系、统一于人的实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指出:“严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只有一个,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深邃的哲学思维、宏大的历史视野、高远的战略眼光、坚定的价值立场、厚重的天下情怀,在当代中国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武器。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集中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体现了“依靠谁和为了谁”的人民主体观;“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深刻体现了“信什么和行什么”的历史主动性;“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深刻体现了“破什么和立什么”的辩证否定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刻体现了“想什么和干什么”的知行合一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刻体现了“怎么看和怎么办”的普遍联系观;“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深刻体现了“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世界历史观。“六个必须坚持”构成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指引当代中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总则,标志着党的理论创新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成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标志性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标定了开创历史伟业的人民立场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回答了历史的主体、动力、趋势和规律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把人民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动力和目的,从而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主旨,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崭新群众观,创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主体论”“动力论”“目的论”和“价值论”,深刻阐明了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让人民满意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创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论”,深刻回答了“牢牢植根人民”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亮底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现实的人特别是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创造性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书写了人民至上的崭新篇章。一是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二是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强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这一语重心长的重要论述,彰显了人民领袖为人民的真挚情怀,昭示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展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三是提出“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真心拜人民为师,向人民求教,向人民问策;要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在新的赶考路上创造出更多的新奇迹。

第二,提出“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创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动力论”,深刻回答了“紧紧依靠人民”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最大底气。在西方思想史中,人们往往把创造历史的力量定格在外在的精神或理性之上。黑格尔认为,“历史的绝对精神已经在群众身上有了自己的材料”,他把历史看成精神的创造史。与此不同,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的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风雨兼程、躬身力行,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坚持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的最大底气。一是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胜法宝。回望历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依靠人民取得的,都是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创造的结果。二是提出“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面向未来,我们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我们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所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紧紧依靠人民治国理政、管理社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紧紧依靠人民”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最大底气,彰显着“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最高位置和最重分量,体现着我们党“以百姓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第三,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目的论”,回答了“不断造福人民”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目标。唯物史观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人作为“类存在”,具有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每个时代的政党,都应该为人的美好生活而奋斗。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我们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最高标准,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一是强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不断造福人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目标和归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深刻昭示。二是强调“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但我们党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第四,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创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价值论”,深刻回答了“让人民满意”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标准。唯物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唯物史观确立了人的实践活动的优先性,赋予了人的实践检验客观对象的真理性标准。“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具体来说,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思想理论之活水源头,也是评判历史活动的最高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创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价值论”。一是提出“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把人民作为阅卷人归根到底在于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在于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信“‘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二是提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号巨轮前行的过程中,标定了人民价值的新定位,强调评判中国改革发展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是人民群众,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三是运用党的群众路线,号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强调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并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战略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规避脱离群众;要求党员干部崇尚实干作风,力戒空谈;倡导党员干部向人民学习,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通过“接地气”,最终“通下情”,通过“身入”,最终达到“心至”。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生动诠释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创新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历史主动精神

人生存于物质世界,总会形成对客观世界的主体性认识。从本源的意义上讲,“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高度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创造性提出“坚持自信自立”,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体制机制创新,谋划具体工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一,运用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明确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方位,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物质统一性原理蕴含的最重要方法论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毛泽东认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注重事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物质统一性原理,以独立自主的精神开拓前进的道路,以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进一步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是从当代中国客观实际出发研判“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概括。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遵循这一原理,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运用这一原理,明确了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而“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些重要论述标定了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研判“世界大局”,创造性提出“两个大局”重要论断。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境新变化。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出发,作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为全面谋划和推进内政外交工作提供了“时代坐标”。三是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创造性提出“三个新”重要论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围绕这一点,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提出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使主观认识更好地契合了客观实际。

第二,运用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系统概括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不仅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而且还强调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对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弘扬和建构,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强调在新征程上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始终掌握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一是高度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提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重要论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精神的能动性,就是信仰信念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这就是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创新性发展。二是高度重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法,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刻体现了“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大势,自觉担负历史使命,以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自信自强的姿态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精神品质。

第三,运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强调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人是有思想的存在物”,人立身于世界,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信和自立就是人基于对客观真理的准确认识和客观实际的准确研判而形成的发自内心的认同、信仰和行为。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自信和自立是基于对客观真理的科学性的理性认同和信仰,这种自信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独立自主的精神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说明,信心就是力量,自信方能自强。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气质。坚持自信自立,突出强调和体现的就是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贯通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定“四个自信”,坚持走自立自强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当代中国,坚持自信自立,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一劳永逸,也不能照抄照搬、趋同依附、食洋不化,而是要坚持独立自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明确了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形态)归结起来无非就是认识世界(认识活动)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这两种活动,归根到底是在“实践”与“认识”的交互中完成的,也是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跃升的。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人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对象世界,也总是在实践中完成对主体和客体的改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造性提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不断回答重大课题,创新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第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从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充分认识“箭”和“靶”的关系、“的”与“矢”的关系,形象地提出“有的放矢”的比喻,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创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最重要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原创性提出“两个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一是强调以“两个结合”巩固“魂脉”和“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也是坚持守正创新的前提。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二是突出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第二个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源头活水”,让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拥有独特的精神世界,让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是“两个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两个结合”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文明观、阶级观、辩证法等思想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家国情怀和有益训示,二者的“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土壤和群众基础之中,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运用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提出“坚守正道、追求真理”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列宁指出:“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是为了把握规律和掌握真理,更是为了追求意义、创造价值。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创造性提出“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一是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因此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守正创新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坚守正道、修正错误、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二是提出“三个不动摇”,强调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质言之,守正创新相辅相成,深刻揭示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第三,坚持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强调“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蕴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原则。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遵循守正与创新的辩证法,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既没有丢掉“老祖宗”,又创造性地“讲新话”,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华章。二是坚守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之“正”,开创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实践中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开辟了百年大党自身建设的新局面,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三是坚守科学社会主义之“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把科学社会主义置于中国具体实践,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领导核心、目标任务、发展理念、发展阶段、战略安排、发展条件、发展动力、国家理论、制度建设、文化自信、大国外交、历史主动等重大论断,书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明确了“四个之问”的时代之解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对立统一或矛盾构成事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和进步,矛盾在现实中的体现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因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解答问题就是化解矛盾。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为人们提供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这一方法是引导人们认识和化解问题、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创造性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致力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了“四个之问”的新时代之解,深刻回答了“想什么”和“干什么”的重大问题。

第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原理,提出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马克思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书写了唯物辩证法的新篇章。一是创造性提出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科学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牵引解答发展关键期的矛盾和改革攻坚期的矛盾。这些矛盾错综复杂,既有过去长期积累而成的矛盾,也有随着形势变化出现的新矛盾;既有精准脱贫中的矛盾,也有污染防治中的矛盾;既有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也有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等。二是提出敢于动真碰硬,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的时代表达和时代升华。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致力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和“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等,不断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同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二,运用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创造性提出以“扭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清主流”等解决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毛泽东指出:“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具有不平衡性,即在复杂事物中,矛盾具有主次之分,在单个矛盾体中,矛盾又具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面对矛盾、解决矛盾,还要注意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判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一是创造性提出扭住关键和优先解决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的工作思路。比如,强调“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出“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提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等等。二是创造性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工作方法,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强调“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指出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提出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工作方法;强调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的工作思路;强调既要瞄准顶层设计,又要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提出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又要以过程为“着力点”。这些重大论断,既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深刻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方法论。

第三,运用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理,创造性提出以创新思维破解深层次问题和化解矛盾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创新思维,既坚持从“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也坚持从“认识一般”回到“认识个别”,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解答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解答问题、破解矛盾,必须树立创新思维,提高突破常规思维的能力。一是强调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要求我们运用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理,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二是强调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这需要在工作中不墨守成规,敢于破除迷信,善于因地制宜,不断知难而进。“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三是强调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理,不能“刻舟求剑”“闭门造车”,而要善于“解剖麻雀”“望闻问切”,弄清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症结,做到因势利导、因时因地制宜。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创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明确了以系统思维谋划各项事业

人类世界和人的思维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图景,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辩证法,特别是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创造性提出了“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等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唯物辩证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第一,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提出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不断根据实践新发展作出新布局,提出新方略,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协调推进各项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是把改革发展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考察,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顺利推进事业发展。二是着眼于“两个大局”,强调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发展的整体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经济社会发展看作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工程,在推动发展中着眼大局、统筹全局,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发展各项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新时代新征程上,党中央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的光辉典范。此外,党中央从现实细微处洞察事物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前进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以系统观念和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从历史长周期中全面系统设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

第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创造性提出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蕴含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运用这些基本范畴,汲取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智慧,创造性提出了以辩证思维、战略思维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论断,丰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一是丰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五大基本范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唯物辩证法蕴含五大基本范畴,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扩充了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基本内涵。二是丰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蕴含着联系观、发展观、辩证否定观以及矛盾分析法等方法论原则。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等重要的方法论,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原则遵循。

第三,运用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创造性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优化的方法,即把握好事物的结构与层次、内部与外部、方式与次序、当前与长远等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诸要素,获得“最优解”。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这一方法论,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指出“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指出“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强调“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强调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指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系统优化的重大创新,贯穿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创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明确了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方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展,人类将打破地域性的共同体的限制,“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人类走向世界历史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通过普遍化的交往形式,打破原有的孤立隔绝的状态,融入世界性市场,最终走向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坚持胸怀天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了中国贡献,在21世纪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天下观的新论题。

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创造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从世界历史高度为人类现实与未来提供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将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这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马克思指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今天,人类已经处在世界历史的场域中,“全面的生产”已经代替了“孤立的生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秉持兼济天下的情怀,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全人类作贡献、求进步、谋大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这是我们党站在人类道义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思考人类共同的未来、解答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构建人类更美好的明天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把为全人类作贡献作为重要使命。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更宏大的战略抱负,胸怀祖国,兼济天下,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党提出的这一重大理念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持胸怀天下的情怀,以及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大同世界”的决心和担当;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国人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

第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原则,提出“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一重大使命,标定了中国共产党秉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国际情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持国际主义原则的无产阶级政党,也是一个使命型和责任型相统一的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与此完全一致,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始终坚持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主义原则,把为人类进步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创造性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可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对无产阶级政党初心使命的书写深刻表明,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运用唯物史观内蕴的文明观,创造性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论题,为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贡献了中国智慧。文化和文明都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成果的“统合”,正所谓“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内蕴的文明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论。一是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指出“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强调“历史上,多元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创造性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事实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创造主体。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二是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重大原创性论题,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的世界眼光和国际情怀,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为构建全球治理的“最大公约数”,为人类探索美好社会制度、走向大同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范本。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内蕴的群众观、实践观、辩证的否定观、矛盾观、联系观、世界历史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六个必须坚持”创造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实际上,“六个必须坚持”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既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质言之,“六个必须坚持”标定了开创历史伟业的人民立场,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历史主动精神,明确了以“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明确了“四个之问”的新时代之解,明确了以系统思维谋划各项事业,明确了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方案,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坚定信仰”“开辟新境”“正视问题”“统筹谋划”和“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指引我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望远镜”“显微镜”和“探照灯”,是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道理学理哲理的“金钥匙”,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定盘星”和“指南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 2014-2016 亚星会员登录 - 亚星官方yaxin111登录客服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亚星会员登录